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弘扬时代楷模精神,2025年7月24日晚,图书馆直属党支部在党员活动室集中收看《时代楷模发布厅》徐淙祥先进事迹专题片。活动由图书馆党支部书记、馆长储先兆领学,全体党员参与,通过“集中观看+研讨交流+实践动员”三维模式,推动楷模精神落地生根。
一、 楷模事迹:泥土中的科技报国之路
全体人员集中收看《时代楷模发布厅》发布的徐淙祥事迹专题片,深入学习了这位农业科学家的重要贡献:
“从借书自学到技术革新”的科研韧劲:19岁起扎根农田,凭借图书馆农业书籍自学成才,研发235项农业技术,将低产田改造为亩产超吨的“高产样板”;
“带农共富”的使命担当:2010年牵头成立合作社,带领2000余贫困户脱贫,将“多种粮、种好粮”的嘱托转化为惠及万农的实践;
“薪火相传”的育人情怀:建立劳模工作室培养青年农技人才,诠释“田野是职教人的广阔讲台”的深刻内涵1。
“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要长成参天大树,但每一株禾苗都应结出饱满的穗粒。” 徐淙祥的这句话被投影在会场中央,引发师生长久沉思。
二、 思想碰撞:馆员师生共话“职教人担当”
研讨环节延续了高校政治学习的典型模式,馆领导带头分享,师生结合岗位畅谈感悟:
馆长储先兆强调:“徐淙祥‘爱农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’的特质,与高职教育培养‘下得去、留得住、用得上’技术人才的目标高度契合。图书馆作为育人阵地,需主动将楷模精神融入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。”
三、 行动延伸:构建“楷模精神+”育人生态
为深化学习实效,图书馆开展资源服务升级,优化借阅环境,提升服务质量,延长开放时间,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。
活动结束时,馆长储先兆向全体馆员发出号召:“让我们以徐淙祥同志为镜,做知识麦田的守望者——用文献传递技术星火,用服务滋养工匠新苗!”
(撰稿:陈辉 发布:向荣 审核:储先兆)